嘉人 marie claire 紛享世界 風格由我

在線閱讀《15歲上北大》

來源:嘉人網(wǎng) 編輯:Faith
導讀:在線閱讀《15歲上北大》 15歲上北大 ——求學應考秘訣傾囊相授

“領頭羊”有主張

這是初一時新年聯(lián)歡會的小組合影,前排右一是我。

上初中時,不少同學已經(jīng)進入了青春叛逆期。他們形成了自己的小團體,開始對很多事物不以為然。他們笑話上課發(fā)言的人,打造新潮的發(fā)型,以請假、扮酷、耍小花招為樂,有些同學甚至以跟老師作對為時髦。

而我,恰恰還體現(xiàn)著少年時期的單純和樸素,在方方面面呈現(xiàn)出一個“好少年”的特征。在這一點上,不少同學無疑覺得我很幼稚,很“迂”,很“傻”,很“嫩”。為此,我受到了不少誤解和嘲笑。

不過,學生的主業(yè)終究是學習。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下,我很快成為了全班學習的“領頭羊”。平時再覺得我幼稚的人,看到我的好成績,也不得不投來欽佩的目光。當時,常常有人找到我請教題目。對于這類請求,我是很樂意的。教人做題雖然會花費不少時間,但這既能幫助到別人,又能鍛煉自己的思維,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天,坐我后排的同學問我:“徐安琪,你能幫我聽寫這單元的英語單詞嗎?大概5分鐘就能聽寫完。謝了。”照理說,這只是小事一樁。何況,我每天給人講題的時間遠遠超過5分鐘,再多花5分鐘幫人聽寫又何妨!

但是,我卻回答他:“我告訴你一個方法:你用尺子擋住英文部分,看著中文部分自己默寫,又快又好。我就是這么做的。這樣既加快了你的速度,也節(jié)省了我的時間。”

聽到我的回答,他先是“無語”,接著還是很快照著我提供的方法做了。后來,班里很多同學都照著這個方法進行“自我聽寫”。

在我看來,講題是有“技術含量”的,而且的確幫人幫到了實處;聽寫卻沒有什么“技術含量”,而且通過變通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完成。自己能完成的事,便不必再煩勞他人了。畢竟,時間寶貴,我們應該時刻做最有意義的事。

到了初一下半年,班里幾名比較勤奮的同學形成了一個好學生的圈子。這個圈子的中心,便是我。我話不多,卻常以自己的方式帶動、影響著他們。當我專注于學數(shù)學時,他們便也專注于學數(shù)學。當我熱衷于語文閱讀時,他們便也熱衷于語文閱讀。后來我跳級的事對他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紛紛更加發(fā)奮努力。在我考入北大后的那一年,那幾位和我同樣“來自普通初中”的“缺乏希望”的同學,竟然分別考入了清華大學、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等名校。

回想起來,當時的我沒有以新潮者的身份影響全班同學,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也就是“做好自己”,激勵了幾位同學,影響了他們的求學軌跡。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常會有一些對我們成長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同伴。我們奮斗的動力,有時來自遙遠的夢想,有時則來自身邊的某個人。

初二選擇人生的冒險

很多時候,我們的判斷不是源自理性,而是源自本能。我們的勇氣不是源自他人的勸說,而是源自內(nèi)心的感覺。

初一上半年期末,我的成績排全年級第四名。初一下半年的期中和期末,我連續(xù)考了兩次全年級第一名。這與其說是一個超越他人的過程,不如說是一個克服自身弱點的過程。通過準備這兩次考試,我改掉了馬虎、字跡潦草、心態(tài)浮躁、過分自信等較好學生常有的毛病,并練就了很扎實的基本功。有一句俗語:“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確,修正自我的過程并不舒服。但是,提升以后的感受,相信你也體會過,是很美妙的。

考了兩次年級第一名,并沒有讓我產(chǎn)生跳級的想法。暑假中,我預習了不少初二的知識和部分初三的知識,但預習的目的只是單純的“有能力就多學點”。直到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我的想法仍然是:踏踏實實上初二,為后年的中考做好準備。

然而,在上初二的前兩周中,我的想法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

在這兩周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課堂內(nèi)容已經(jīng)了如指掌,甚至對下學年要學的一些知識都熟練掌握了。漸漸地,我對課堂產(chǎn)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厭倦感,也覺得自己的心靈比過去空虛了許多。我感到,自己的身體中暗暗涌動著一種對挑戰(zhàn)的渴望。

開學第二周的周末,恰巧爸爸媽媽帶我到一名成績優(yōu)秀的市重點校初三學生家作客。那天,大人們在客廳里談話,我和這位姐姐就到她的房間里閑聊。閑聊的過程中,她驚嘆我的知識積累比她還要豐富。為了看看我到底有多能耐,她拿出了幾道自己不會做的題目讓我試做。我三下五除二就做了出來,還給她講得明明白白。“你比我小三歲,水平卻比我要高!我認識很多優(yōu)秀生,可我覺得你比他們還要優(yōu)秀!哪怕你現(xiàn)在到我們學校上初三,都會是個不錯的學生!”她稱贊道。

晚上回到家,我反復想著她對我的稱贊和自己這些天的狀態(tài)。突然,一個念頭產(chǎn)生了:既然我對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很厭倦,既然我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初三學生的水平”,為什么還要待在初二呢?

跳級!

這兩個字好像一聲響雷,讓我渾身一震!的確,我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已經(jīng)“飽和”了,跳級可以刺激我的狀態(tài)、讓我開發(fā)潛能。

但是,我真的具備初三學生的水平了嗎?僅憑人家一句隨口的贊揚,就做出一個重大決定,這難道不荒唐嗎?

仔細掂量自己的分量,我覺得,自己的功底尚淺,而且預習的過程中疏漏非常多。在正式考試中,我的水平只是本年級的第一名。比起中考的目標,考本年級第一名也代表不了什么。也就是說,哪怕不跳級,我都未必能考入北大附中。何況跳級!

如果此時跳級,還意味著八個月后,我就要直接參加中考!既要補齊初二的知識,又要跟上初三的知識,我能行嗎?何況,按照我的目標,我必須在全區(qū)的初三學生中名列前茅,這件事的難度是否太大了呢?如果跟不上或者考不好,還要留級,或者復讀,到時又會遭到別人怎樣的嘲笑呢?我會不會被巨大的壓力壓垮呢?

帶著這些疑惑,我把自己剛才的想法告訴了媽媽爸爸。隨之而來的,是一場熱烈的家庭討論。

媽媽爸爸分析利弊,得出結論是:從現(xiàn)實看,很危險!從我一貫的走勢來看,有希望!最后,他們只問我一個問題:“女兒,聽聽你內(nèi)心的聲音,你覺得自己能行嗎?”

看來,他們把選擇權交給了我。

多年前逃離幼兒園直升小學和從小學五年級跳級到初一的情景在腦海中回放。我知道,又到了做決定的時刻。閉上眼睛,深呼吸,我渾身都在顫抖。幾秒鐘后,我聽到了一個來自心底的聲音:“我能行。”

為什么?北京的優(yōu)秀學生多得是!知識積累比我豐富的人也絕不在少數(shù)!

憑什么是我?按常理講,怎么也輪不到我跳級!但內(nèi)心深處,我隱約感到,自己比大部分常規(guī)好學生要有靈性、有爆發(fā)力。我渴望打破目前的平衡,我渴望與高手過招,我渴望到風云際會的人生舞臺上試一把!過去跳級的經(jīng)驗讓我養(yǎng)成了一種“能從很低起點迅速提升”的本領,這種本領,到了初三一定能再次發(fā)揮作用。通過初一一年的奮斗,我感到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對中學學習和考試的“感覺”,沿著這種“感覺”,我一定能決勝中考。或許,人家比我多的是知識,而我比他們多的是潛能!

潛能——這個聽起來如此誘人,又如此空虛的概念,竟然成為了我最大的實力。多么荒唐,多么險峻,多么令人難以置信!

就這樣,沒有咨詢專家,沒有詢問老師,沒有征求親友的意見,一件求學路上的大事,單憑我的一種“內(nèi)心確定的感覺”,就被全家通過了!

下面,就是學校關。再次感謝我的母校,她又為我開了綠燈。當我的父母找到班主任楊老師和當時的校領導楊校長、趙主任等說明這件事時,他們的態(tài)度竟然出乎意料地簡單:本著培養(yǎng)人才的角度,校方愿意成全我們的想法!交談中,領導和老師們只問了一句話:“如果我們批了,孩子考不好怎么辦?”

“一切責任我們自己承擔,與學校無關。”我的父母回答道。

于是,學校領導把情況上報到了區(qū)里,很快,我被批準跳級了。那一天,是2002年9月30日,也是我短暫的初二歲月中的最后一天。

這天,當楊老師在數(shù)學課上公布這一消息時,全班一片嘩然。中午,大量同學竟然破天荒地去圖書館上自習,目的是“追趕徐安琪”。不少人就是從受刺激的那一刻起開始改變的。可以說,我跳級的消息在班里掀起了巨浪。

然而,以“英雄”的樣子走出一個班級,并不意味著能趾高氣昂地走進另一個班級。恰恰相反,等待著我的,是一場全身心的考驗。

當年決定跳級,實在是太偶然了。初一那年,在校時“每天一小時計劃”的積累和暑假中的預習,居然“無心插柳柳成蔭”,成為了我初二跳級的基石!我不由地為自己曾經(jīng)的付出感到慶幸。當然,跳級的想法能順利實施,離不開種種條件:恰當?shù)臅r機,偶然的機緣,家庭的助力,學校的支持,有關部門的批準,自身的素質(zhì),特殊的經(jīng)歷,知識的儲備,確定的感覺……可以說,天時、地利與人和全被我趕上了!

盡管如此,跳級仍然是一步險棋,弄不好,會滿盤皆輸!因此,我不建議讀者朋友們盲目模仿。然而,上面提到的“潛能”二字,是否給了你某種啟發(fā)呢?其實每個人都有潛能!我們?yōu)槭裁床贿x擇在求學路上的關鍵地方拼一把呢?

1 ... 18 19 20 21
延伸閱讀
精彩推薦
周大?!氨┢婢?”鉑金新品因愛而生
周大福“冰雪奇緣2”鉑金新品因愛而生
周大?!氨┢婢?”鉑金新品因愛而生